概述
凡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均称为慢性腹泻。
病因病理
慢性腹泻的患者在受到重复感染、饮食、情绪等各种因素的刺激后,有可能引起急性发作。
- 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件痢疾、真菌感染等痰病。
- 某 些肠道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肠道滴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由于寄生于人体消化道不同的寄生虫的排泄物、代谢产物以及机械因素的刺激,往往也会造成 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功能素乱,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和便秘。其中钩虫对人体的最大影响是肠道失血。导致大便潜血和贫血。
- 非感染性炎症性肠病:常见的有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腹泻时往往伴有腹痛、大便带黏液,严重时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 消化功能不良和吸收功能障碍:包括各种引起消化酶的分泌减少,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痛、因于术切除过多肠段造成的短肠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对肠道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对肠黏膜的反复破坏与修复致肠黏膜瘢痕化等均会影响肠黏膜的吸收功能。
- 肠道肿瘤:包括大肠癌、小肠淋巴瘤、类癌、胃肠道激素细胞瘤、结肠腺瘤病等。肠道肿瘤很大程度地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和肠道运动功能。
- 运动性腹泻:各种原因引起肠蠕动紊乱均可导致腹泻,比如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性肠病等,不完全性肠梗阻和迷走神经切断术都可促进肠蠕动。肠激惹综合征、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也是肠蠕动紊乱。
- 药源性腹泻某些抗生索引起伪膜性肠炎和出血性肠炎,也可能导致慢性腹泻。降压药利血平以及番泻叶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刺激肠黏膜的渗出和分泌,从而引起腹泻。
慢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儿方面:
- 肠 蠕动增强,排空过速: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肠蠕动增强,肠的排空速度过快均可导致腹泻。如肠神经官能症时肠内容物的量正常,但由于神经兴奋性的异常增高,使肠 蠕动加速,出现腹泻;慢性菌痢、慢性肠阿米巴病、肠结核等因肠道有慢性炎症而发生腹泻;肠大部切除术后,肠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短也会发生腹泻。
- 食物在肠内消化不完全:如倾倒综合征、慢性胰腺疾病、肠大部切除术后等。食物在肠内不能完全消化而发生腹泻。
- 食物吸收不良:原发性与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因被消化的食物不能被很好地吸收而发生腹泻。
临床表现
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便意频繁和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粪色较深,多里黏冻状,可混有血液,小肠病变的腹泻无里 急后重,粪便稀烂呈液状,色较淡,小肠吸收不良者粪呈油腻状,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慢性痢疾、血吸虫、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腹泻每天排便数次,粪 便常带脓血。溃疡性肠结核者常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遇慢性大量水泻伴失水缺钾和酸中毒表现、不能因禁食和抗生素治疗而止泻的病例,要怀疑少见的胰性霍乱 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的功能性腹泻多在清晨起床后和早餐后发生,每日2~3次,粪便有时含大量黏液。
针灸治疗
依据脊柱相关疾病理论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和软组织损伤病理,慢性腹泻是由于支配胃肠的内脏神经在行径途中被卡压,使肠道长期处于高蠕动状态。 依据上述理论,针灸整体松解后腰部软组织慢性损伤的粘连、瘢痕,解除被卡压的内脏神经,恢复肠道的动态平衡,此病就得到治愈。